基础课部外语教研室关于“线上教学培训及经验分享”研讨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从学生的停课不停学到教师的停课不停教,线上教学成为了主流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线上教学水平,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同时促进教师间相互交流学习,5月5日,学校举办了线上教学培训及经验分享会,邀请到了多名校内外优秀教师来为大家分享经验、答疑解惑。5月7日,基础课部外语教研室于线上对此次培训分享会进行了学习研讨。全体外语教师参加此次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马海旭主持。
首先,马海旭带领全体外语教师一起再次学习此次培训内容。校外专家顾晓英教授做了题为“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的报告,她在报告中阐释了三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要课程思政、如何课程思政以及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她认为课程思政是效果导向的课程育人;课程思政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并且强化了教师思政。刘颖副教授在“停课不停学,延期不延教”报告中提出了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向老师们展示了靶向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在学校的应用。超星集团东北区产品运营中心副总监任玺霖对超星智慧教学系统及在线考试应用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我校的刘蓟南老师、王丽娜老师、田林琳老师、王宇老师、韩博老师、郑海霞老师也与全校教师进行了线上授课的经验分享。
随后,全体外语教师针对上述内容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每位教师都从不同角度,结合自身的教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邢舫老师说到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革命必须从研读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开始,不能只凭空想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讲话内容,研究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把握好课程思政的方向。课程思政必须首先感动自己,之后才能感动学生。教书育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如何做到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听课,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有思想上的感悟,将其上升到家国情怀,这是需要教师苦心研究,并亲身践行的。教师的思想必须崇高才能够使学生也受其感染,并为之感动,从而奋发图强。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思想境界也会更高,眼界视野也会更远。杨平老师认为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强调学生的“知识记忆”不同的是,现代教育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能力素质的提高。现代化教学对教学信息化的要求高,评价要求多元化。作为计算机原住民的新生代大学生迫切需要多媒体架构的智慧课堂,即融线下、线上课堂于一体的混合式教学,这种拓展课堂使师生互动最大化,助力重构课程内容、方便干预学习工程,促进完善评价体系。邢伟航老师分享到,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思考问题。通过实践,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自己与优秀教师自己之间的差距。教师已经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各个环节,加强课程思政,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最后,马海旭对此次培训和本次研讨进行了总结。教师专业成长要不断地反思,而反思需要不断地与他人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地学习,从而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不只是一句口号,怎么教、怎么学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划。对于骤然而来的网络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师生共同探索,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在探索中反馈、动态调整,以最适合的方式保证甚至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自身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学习新思想、新要求。把握时代脉搏,在教育教学革命性变革的新思潮中不断前进!(基础课部外语教研室 赵倩 供稿)

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师王丽娜--线上教学如何为学生赋能

吉林大学 刘颖--停课不停学,教学不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