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竞赛
学院概况
    科研竞赛

    基础课部邀请东北师范大学成晓光教授来我校进行主题讲座

    2018-12-12  

    2018年12月10日下午沈阳工学院基础课部邀请了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成晓光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进行了一场关于《科研与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精彩讲座。

    报告中,成教授首先指出科研对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因为现在的教师教学任务都很重,在生活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导致科研是大多数年轻教师的一个薄弱环节。但是,科研是每一个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只要慢慢培养科研的能力,与其天天因为科研犯愁,不如钻研进去搞明白了,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搞科研、写论文是输出,输出一定要在大量输入的基础之上,平时要做大量的阅读,要有大量的文献做基础。成教授给大家介绍了几个学习途径,比如:关注微信里的科研公众号、平时要多读大量文献,这种碎片式的学习其实很有意义,久而久之,我们就能从中找到思路。此外,他还指出,科研是个过程,论文是把科研的结果写出来,一个好的科研项目是要经过反复思考、论证、研究才形成的。科研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科学研究一定要先形成假设,然后去验证假设,没有假设,做不了科研,且证伪,而不是证实。科学不是靠证实,而是靠证伪来发展。同时,教师还应有经常问自己问题的意识,这就是问题驱动。接下来,成教授给大家说明了科研的建构意义,就是要有自己新的观点。一篇论文得有论点、论据和论证,无论写多长的论文,都要有论点,大量篇幅用来论证论点,其实整个研究的过程就是找论据。

    成教授讲座的第二部分是科研的范围、研究方法的特点和科研的标准与原则。科研的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方法论为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研究设计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研究方法指如何获得数据。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特点有,要基于实证研究,使用相关概念,进行客观思考与论证等。科研要有科学性、客观性、学术性、规范性、创新性、逻辑性、系统性。

    讲座的最后,成教授列举了一些做科研要常问自己的问题,例如:我写这篇论文究竟要干嘛?我的目的是什么?我要告诉读者什么(观点)?我的研究目的是否体现出来了?是否有偏离?论文的精髓是论点、论据(理据和证据)、论证。这三要素是否构成了我论文的魂?它们的关系是怎样处理的?怎样呈现的?(甚至要考虑呈现的比例)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怎样论证的?论证是否充分等。

    成教授的此次讲座激情四溢、收放自如、风趣幽默,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撰稿:李薇薇  审稿:张景耀  上传:王磊

    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