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与持续改进
11月10日,基础课部在求源楼417教室组织召开期中教学督导反馈会。基础课部部长韩芳教授、校级督导姚岚教授、刘晶晶副教授出席会议,各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韩芳部长主持了会议,会议旨在集中反馈本学期督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与改进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会上,姚岚教授首先阐述了校级督导的工作职责与导向,并对基础课部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给予了积极评价。她指出,所听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诸多亮点,如在项目化教学、鼓励性教学、现代化技术应用以及传统板书运用等方面均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姚岚教授也系统梳理了当前课堂教学中需要关注的多方面问题,以期引起重视并推动改进。她指出,部分课程在内容设计的逻辑性与关联性上尚有不足,对教材体系的转化挖掘不够深入,未能有效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并升华为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自信,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也有待拓展。此外,她还提到英语教学的整体氛围不够浓厚,教学进度的把握与因材施教的精准性有待提升,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有时显得较为生硬,未能实现自然渗透;在教学实施层面,语篇分析的运用有所欠缺,板书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有待加强,过程性管理相对薄弱,部分教学课件的字号大小不一影响了展示效果,以及个别教师使用麦克风时存在声音不清晰等技术细节问题。

随后,刘晶晶副教授结合数学、物理等课程的听课实际,进行了详细反馈。她首先对本学期听课的整体情况作了基本评价,指出大部分教师教学态度端正,能认真完成各教学环节,教学运行平稳有序,教师队伍呈现出积极学习、愿意改进的整体风貌。她将所听的教师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教学成效突出者,能积极践行OBE理念、探索AI技术融入、注重应用型教学;教学平稳达标者,能保证教学准确性与逻辑性,但教学创新性与改革融入不足;个别教学存在短板的教师,存在互动不足、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掌控力弱等问题。

总结发言时,刘晶晶副教授再次明确了教学督导的核心目的在于促进提升,而非简单评判。她期望各位老师能够正确理解督导的反馈意见,将其作为优化教学的重要依据,与督导组一道,在“导”方向与“导”方法上形成合力,实现教学质量的共同进步。
此次反馈会内容详实,问题指向明确,建议具体中肯,为基础课部下一阶段精准改进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与会教师表示将认真对照反思,积极落实改进,共同致力于提升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
基础课部
2025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