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部线上教学反馈
基础课部“疫情”期间线上授课督导简报 第2期 2020年3月8日
截止到3月5日,“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网上授课已经进行一周了。在这一周里,老师们的忙碌程度远远高于线下授课。在这一周里老师们问题越来越少,状态越来越好。但基础课部还有一群人,除了要完成他们的本职课程外,还要去听其他老师的课程,发现老师课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反馈,让我们基础每一位老师的线上课程都能顺利、有效的进行。这群人就是基础课部的督导老师们!他们的反馈,不仅仅是为了监督,更是为了促进,是为了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完备的线上授课流程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面对陌生的教学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确实,基础课部教师就是这样做的。
首先,外语和数学教研室通过多次在线集体备课完成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及教案的校对,明确了教学重难点。制定线上答疑方案,保证同一类型的教学班,授课内容与形式一致。同时强调在线教学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日历进行授课,同时预习、讲授、练习、答疑、作业等环节缺一不可,教学期间学生要按要求完成线上作业,纸质作业开学后上交,保证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
其次,授课教师还对雨课堂、腾讯会议、QQ群直播、问卷星、钉钉、慕课堂等教学相关网络平台工具进行了学习并能基本熟练操作。
再次,课前教师均将教材、课件ppt、教案及需要观看的网课视频内容发送给学生,并向学生明确教学任务,时间安排,明确学习要求和开课前准备等。
为了保证课程的进度及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外聘教师负责人会将教研室的要求发到外聘教师群中,甚至会把自己做好的材料给老师们“打样”。为老师的责任心和认真的态度点赞!这么做,既能保证材料的统一性,也无形当中减轻了外聘教师的负担,增加外聘教师在基础课部任职的幸福感!


(二)摸索中完善的授课过程
基础课部多数课程的授课方式是通过慕课平台、雨课堂有机结合QQ视频和QQ语音电话的方式进行。开课首日的主要问题存在于慕课堂及雨课堂等网络平台的崩溃卡顿,但在出现网络不畅时,教师们能够马上按照预案进行,将授课转为QQ群及问卷星二维码测试等方式,待网络稳定后回归慕课平台,保证授课顺利进行。接下来的几日,授课情况愈发顺利、流畅,无论从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互动答疑、课下任务等各方面均进行顺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能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开展教学工作,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老师们也费尽心思!
有的教师通过腾讯会议面对面提问加分,有的教师通过QQ视频通话不断提问,要求学生通过QQ留言回答问题,教学有据可查和效果清晰可见。

孙延修 高等数学Ⅱ ISEC会计1

李薇薇 大学外语2 能源4B
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布置猜歌曲名字的游戏互动环节,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

刘冰 大学外语2 机运12B
有的教师授课思路清晰,要求具体,学生能够掌握好课程时间安排,有效利用上课时间。

马海旭 大学外语2 艺术1班

黎虹 高等数学2 信息6B
有的教师虽然年级大了,但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全身心的投入到线上教学中,积极学习各个教学平台及软件的使用并成功应用到教学中,更激励了年轻教师的进取之心。


尹雅娟 大学外语2 经管8B
老师们的全力准备,全心付出,学生自然会有所感受。用心的老师必然会收获认真的学生。在没有面对面讲授的课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多的是心与心的交换,只有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才会有十足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达到共同的默契,老师的付出才会得到更好的反馈。

学生上课中

学生笔记

学生反馈
(三)及时、细心的批改作业,随时、耐心的辅导答疑
线上课程不同于线下,虽然不能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但沟通不但不会断,反而会更加密切。线下上课有固定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有固定的答疑时间、答疑地点,有固定的收取作业时间和批改作业时间,但线上就没有这种局限。因此有很多老师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基本全天都在批改作业,为学生辅导答疑。因为学生上传作业的时间不同,老师们随时查看自己的作业信箱,有上传作业的同学,老师就第一时间批复,恐怕落下一个学生,尽量让学生最快的了解自己的作业情况;同学们课后提问也没有时间界限,因为不管何时提问疑问,老师们都会第一时间回复,为学生答疑解惑,有的老师课程结束后还会继续辅导答疑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虽然很辛苦,很疲惫,但没有老师抱怨。因为有提问,证明学生们喜欢这门课程,也想尽最大的努力去学好这门课程,这也正是老师们价值的体现,是老师们教育的最大意义所在。

马海旭 线上作业批改

杨平 课后为学生总结课程问题及解决方案
二、线上课程的不足之处
(一)平台及网络问题
个别时段中国大学慕课app / 雨课堂卡顿;慕课平台有信息延迟现象,并且测试环节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求细致。
(二)授课过程问题
个别教师讲课过程中缺乏合理安排,让学生看视频和讲解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只通过QQ留言或语音进行讲解,缺乏画面的直观感受,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
个别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学生缺乏课堂的参与感。
(三)学生学习监控问题
即使设置了签到环节,随机、不定时点名回答问题,但依然很难掌控学生课堂的学习状态。
三、群策群力,优化线上授课环境
(一)错峰上平台,选择多渠道
首先,教师可提前发给学生自学视频到QQ群,待网络回复后重新回到慕课/雨课堂平台,错峰学习。其次,保留使用慕课堂监控学生视频观看数据情况的功能;将测试发布功能转向问卷星等既不受网络限制又对考试数据设置更丰富实用的平台,或者在老师上传数据时事先做好审核,避免大小写及页面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将互动答疑讲解功能集中在更稳定的QQ群视频通话或腾讯会议,集中资源集中学生集中指导,达到教学效果是关键。
(二)规范课堂安排,加强与学生互动
首先,在开课前以表格的形式告知学生,简要说明这次课的环节和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清楚的知道。
其次,学习内容命名要准确,有条理性,不能将学习内容随意命名,学生找不到。同时学习材料的存放路径要告知清楚,方便学生查找。
第三,课程内容可拆分成小的任务,注意任务设置的多样性。讲解习题的时候建议分享屏幕,使习题的画面清晰。
第四,讲授内容固然重要,但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所以,与学生互动务必加强,设计一些抢答或加分环节,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而不仅仅是被动点名回答问题。
第五,个别老师对平台操作不熟练,应加强平台应用学习。
(三)加强学生课堂监控
对于学生课堂中的学习状态,既然网络无法控制,那就要人为控制。要求学生上课务必记课堂笔记,并将课堂笔记作为日常考核的项目,回校后可设置检查环节。不管是课堂笔记还是课后作业,都要求学生用完整的笔记本来记录,而不是随意一张单页纸。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线上课程期间,教师的语言不仅体现教师个人素质,更代表了学校的形象。教师上课时,要有上课的仪式感,要有正能量,要注意言行,不要有负面影响,要把维护学校声誉放在首位。不要播放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东西,播课环境的干净、整洁,也是教师敬业态度的体现。
(五)加强课程思政
教师在授课时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地位(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什么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等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我们认识和推进“课程思政”的直接思想引领。
教学中要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用老师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表率,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万事开头难。第一周的线上课程,老师们从懵懂到熟悉,从紧张到从容,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周,实则波澜起伏。每一节顺利结束的课程背后,都是老师们废寝忘食,集思广益的结果。督导成员们用他们细心的观察,发现课程中的不足,弘扬课程中的优点,保障基础课部的每一节课程都尽量精彩,保障每一节课程都让学生从中受益。老师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也正是我们基础风格的体现。相信经过一周的磨练,基础课部的课程会越来越好,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为沈工的美好蓝图增添色彩!
基础课部
2020年3月8日